Friday 20 August 2010

東海岸工業發展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ZfK0y1g1vjj0i9B07T08sXW2gJd1E45

70年代,檳州首長林蒼佑以各種投資配套大力吸引外資到檳州投資電子業。這在短短20年內,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也帶動了州內其他的工業和製造業發展。然而,國內有些地區卻東施效顰,不僅沒達成檳州成就,甚至工程半途而廢浪費資源。

1973 年,登州外海發現大量藏油,1978年當地開始產油。1992年,耗資數十億令吉的格底國油綜合石化中心竣工投入生產,成為國內化工重鎮之一,至少聘請了 5萬名員工。在格底兩小時的車程距離內,還有丹戎結朗(Tanjung Gelang)與格賓(Gebeng)兩大工業區,不少國內外廠商都在此運作。

但驚人的是,至今竟然沒有高速公路將這三個重鎮連接起來,甚至連一間比較像樣的購物中心也沒有,更莫說電影院與其它消費娛樂場所。人們不禁會問:為何化工支撐了東海岸經濟超過20年,這里卻依然是個落後且基建缺乏的地方?為何東海岸仍然是半島最缺乏發展的地區之一?

這種窘境主要是登州政府和當地民風保守所致,願意到此地工作的年輕人少之又少,不少華裔子弟對被派往東海岸往往有不少怨言。不少在當地投資化工的廠商投訴當地長期欠缺年輕技術人員與工程師。缺乏娛樂與刻板單調的生活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即使是當地有人學有所成,也希望到更繁華的西海岸去工作。當地不少廠家都對有關地區的未來發展表示悲觀。

新加坡政府為了延續經濟發展,在國策上進行了大轉彎,打破傳統,允許賭場的設立。在一連串的民意調查及與民間對話中,政府強調了經濟轉型的必要和急迫性。要吸引外來人才,也必須讓他們對新加坡刻板呆滯的生活習慣改觀。可見,生活環境是吸引外資和留住人才其中一個主要因素之一。

我國去年外資劇減敲響了警鐘。在各國積極求變的時候,政府若仍因政治因素不願意做出政策性轉彎,讓保守主義主導經濟政策和國家發展,最終吃虧的是整個國家,而並非單單某個族群。

-----------------------------------------------
原文刊登

1970年代,槟州首席部长林苍佑是第一个在我国大力推动工业区的领袖。任职期间,他以各种投资配套大力吸引台商和其他外国大企业到槟州投资当时蓬勃发展的电子业。


在短短20年内,将槟州从一个落后和贫穷的渔村州属发展为一个工业州,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工作机会,也带动了州内其他的工业和制造业发展。在槟州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业也欣欣向荣。槟州是不少家庭在学校假期的好去处。天然美景,地方文化与购物中心林立使槟州成为我国第二大先进州。槟州的生产总值从1970年130亿令吉飙上210亿令吉。


他的成功不仅让槟州成为北马的发展火车头,其模式也成为其他州属竞相学习模仿的对象。然而,不少却是东施效颦,不仅没有达成槟州成就,甚至有些工程半途而废浪费资源。

1973年,登州外海海底发现大量藏油,1978年当地开始产油。1992年,总投资额高达数十亿令吉的登州格底国油综合化合中心 (Kerteh Integrated Petrochemical Complex) 竣工投入生产,成为国内化工发展重镇之一。国油在当地聘有最少5万名员工。

在格底两小时的车程距离内,其邻近还有丹戎卡龙工业区(Tanjung Kalung)与关丹阁甭(Kuantan Gebeng)两大工业区。除了外国厂家以外,还有不少本地厂商也在此运作。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东海岸至今竟然没有高速公路把这三个重镇连接起来,甚至是一间比较像样的购物中心也没有,更莫说电影院与其它消费娱乐场所。到过此地的人不禁会问:为何化工支撑了东海岸经济超过20年,但是却依然是一个相较落后且缺乏基建的地方?为何何东海岸仍然是我国半岛最缺乏发展的地区之一?

这种窘境主要是因为登州政府和当地民风保守所致,愿意到此地工作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尤其是不少华裔子弟对被派往东海岸往往有不少怨言。

不少在当地投资化工的厂商投诉当地长期欠缺年轻技术人员与工程师。缺乏娱乐与刻板单调的生活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即使是当地人学有所成也宁愿到更繁华的西海岸工作而并非留在当地工作。当地不少厂家都对有关地区的未来发展表示悲观。

数年前,新加坡政府为了未来经济发展在国策上进行了大转弯,打破传统允许两家赌场在新加坡设立。在一连串的民意调查以及与非政府组织对话中,新加坡政府强调了经济转型的必要和急迫性。第二,要吸引更多外来人才,则必须让他们对新加坡刻板呆滞的生活习惯改观。由此可见生活环境是吸引外资和留住人才其中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去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剧减是一个警钟。在世界各国积极求变的时候,政府如果仍然因为政治因素而不愿意做出政策性转弯,让保守主义主导经济政策和国家发展,最终吃亏的是整个国家,而并非单单某个族群。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