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9 July 2010

誰代表了我的民意?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Y1v092a1xHM0Dj80fJ67AOv3Iog0Es0


何謂民意?民意就是大多數人民的意見。那誰是民意代表?基本上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經過「一人一票」選舉出來,代表了絕大多數人的意見的人士。


理論上,一個機構或是組織獲得越多越大的民意與支持,則越有公信力。但是在真實世界裡,民意與代表性又如何與地位畫上等號呢?例如,國陣在歷屆大選都僅能獲得六成選票,但拜不公平的選區劃分所賜,卻總是在國會裡掌握超過三分之二議席。

林風前輩6月28日在《東方‧龍門陣》專欄文章〈賭球執照眾生相〉中有如此一句──「代表華裔的馬華公會和商聯會都支持賭球……至少代表了很強的華裔民意。」

筆者閱至此處,心中不禁浮現了不少疑問。馬華曾經自喻世界第三大華人政黨,但在上屆大選競選40席兵敗如山僅勝15席,且不少還是依靠非華裔票才驚險過關。最近的數場補選中,國陣僅獲得二至三成的選民支持。馬華代表了誰的民意,或許是不少政治系教授們研究的新課題。

308大選前,雪州沙登大街掛滿了不少支持馬華候選人的布條,居民協會、鄉團、神廟組織甚至是教育組織掛的都應有盡有。看起來很有民意吧?結果是馬華在當地的國州議席,慘敗給行動黨的張念群與歐陽捍華。

近來,唱高調的華總總會長方天興,也以「華總足以代表華社傳達心聲,不宜成立對抗性組織來抗衡」,回應成立「權威組織」抗衡土著權威的建議。華教前輩許萬忠在7月16日《東方‧龍門陣》專欄文章〈華總,能嗎?〉一文否決他的做法。

許前輩認為對於華總來說,要成為華社的「總」代表,基本上是要有容人之量。但是筆者則簡單地認為,華總的領導人並不是全體華社所投選出來,為何卻可以「無端端」成為華社的總代表?

筆者不是任何華團成員,沒有投票遴選華團領導人的權力。同樣的,筆者不僅不是馬華中央代表,更不是馬華黨員,可怎麼這兩個團體無端端代表我表態起來了?馬華領導人僅是2,000餘位中央代表的利益交換;華團領導則更是有錢老闆們的玩意兒。你可曾有聽聞窮書生去競選華團高職?

說穿了,這還不是利益在作祟?不自稱代表華社,馬華怎麼在國陣內立足。同樣的,不自稱代表大馬華社民意,華總高層又怎麼可以直達大馬布城與中國北京中南海?可憐的只是那些像我一樣,民意被騎劫的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