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4 November 2007

新加坡領先成趨勢 香港確要急起直追

24/11/2007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71124/mra.htm


【明報專訊】總理溫家寶會見到北京述職的行政長官曾蔭權的時候,透露他近期訪問新加坡的行程中,經常聯想起香港,並把香港與新加坡作比對,他提出創新、知識、人才和環境四方面,供曾蔭權參考,以加強香港的競爭力。溫家寶未提到香港在這四方面是否有所不足,但是我們從一些排名和資料,顯示香港在這四方面,與新加坡比較,都有所不及。香港如何急起直追,考驗曾蔭權和特區政府的施政能力。

長期以來,香港輿論都要求政府做好類似這四方面工作,以確保本港在全球化大潮中,保持競爭力,因此溫總的「僅供參考」,對香港市民而言,嚴格來說並無新意;不過,溫總日理萬機,出訪途中仍然心繫香港,並提出體會供曾蔭權參考,顯示中央關心香港的程度,可以溢於言表來形容,也說明中央對於香港的情相當了解和掌握。

競爭力排名 星進香港退
近期,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最新的《全球競爭力報告2007/2008》,於總體競爭力排名,香港由原來的第10名,退步到排第12名,新加坡由原來的第8名上升1級,排名第7;在創新能力方面,香港排名第21,新加坡排名第11。報告發表之時,香港沉浸在股市熱火朝天之際,報告所顯示香港競爭力退步,根本未引起關注。另外,據本報資料顯示,知識方面,香港大學生比率為18%,新加坡為23.5%;人才方面,香港每年淨移民率為4.72%,新加坡為7.98%;環境方面,在亞洲75個經濟體的社會環境排名,香港排名第二,新加坡排名第一。還有,近期世界銀行發表的最新物流研究報告顯示,新加坡的物流能力是世界之冠,而香港只是排名第8位。因此,上述情,在在說明關乎競爭力的評估項目中,香港落後於新加坡,已經是不可迴避的事實。

長期以來,新加坡視香港為競爭對手,本港社會也經常與新加坡比較,國際間一直都把香港和新加坡視為雙城記,過去一些國際排名中,總的來說,香港多數稍為領先,例如經濟自由度方面,香港都領先新加坡。但是隨全球化,經濟互動和形態已經起深刻變化,香港在新轉變之後的許多國際排名,都比不上新加坡,而且情好像已經成為趨勢。世界經濟論壇報告主要是新經濟格局的排名,香港被新加坡拋離,特別在創新能力的排名更遠遠落後,最能說明在全球新經濟格局下,香港未能與時並進的情。

新加坡政府的產業發展藍圖,規劃方向是重於未來新加坡整體經濟實力的升級,也就是朝建立具高附加價值的知識型產業的目標發展,冀望於10年之內,將新加坡的製造與出口服務業提升至GDP的40%;在製造業方面,重點放在電子、化工、生物技術等方面;在服務業方面,則重在傳播媒體、企業亞太區域運籌中心等方面。其較具體的措施,主要是以租稅減免與政府資金補貼的方式,一方面繼續吸引跨國企業進駐新加坡,另一方面鼓勵本土企業加強研發的功能,祈使高科技產業在新加坡確實能落地生根。另外是新加坡政府政策靈活,大膽創新,例如看到能夠吸引遊客和帶動經濟,它就果斷地開賭了。

反觀香港,董建華當特首的時候,曾經推動香港經濟轉型,調整產業結構,但是遭逢亞洲金融風暴、接是SARS肆虐,連基本的管治都出現問題,須提早退位。中央其實早也看到香港的問題,當年時任總理朱鎔基訪港時,就曾經提到香港需要第二次創新,只是董建華生不逢時,連守業都舉步維艱,創業根本是奢想。

縱是金融業 創新也厥如
2004年以來,香港經濟在中央支持下,迅速恢復了,稅收大幅增加,政府財政空前良好,應該是開拓擘劃的好機會,不過,曾蔭權在其第二任的首份施政報告,於推動基建墨較多,規劃產業結構轉型方面,基本上付諸闕如。就以被視為本港經濟「重中之重」的金融業而言,優化措施也不多見。政府雖云《十一五行動綱領》,需待中央決策才可逐步推行,但是長期以來,香港金融市場產品貧乏,目前基本上獨沽一味股票,從來未見積極開發商品期貨,債券市場聊備一格。金融市場需要的創新,未見政府積極推動。

至於創新需要的科技政策,政府也未重視。在第三屆特區政府架構中,工業和科技都未見出現在3司12局的名稱中,曾有社會人士和業界希望列入,但是政府不予接受。當時就有人質疑,香港是否不需要工業政策?香港的產業結構,是否隨香港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就完成了?政府當然說香港有工業政策,會繼續推動香港的產業結構轉型,但是,在施政報告中,我們看不到相關內容。科技與創新有很大關係,科技得不到足夠重視,創新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香港的經濟是在中央支持下,才取得今日的局面,昨日總理溫家寶借出訪新加坡的體會,提出四方面供曾蔭權參考,遣詞用字相當審慎,事態性質也與當年國家主席胡錦濤要求董建華和主要官員查找不足,當然完全不一樣,但是中央領導人看到香港存在問題,希望特首和特區政府解決問題,使香港經濟維持繁榮,這樣的期盼,應是一致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