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9 July 2011

请在朝华基政党珍惜人才

http://www.eunited.com.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2297:2011-07-29-10-04-38&catid=42:2009-10-23-07-11-47&Itemid=72

近年来,人才外流问题成为城中热门话题。不管是在咖啡店或是网路上,都获得极大的回响。在我国,教育支出高居每年的政府支出榜首。在2010年财政预算案内,政府在全国中小学教育的拨款高达293亿令吉,而高教部则获得102亿令吉的拨款。然而,根据最近公布的《世界银行报告书》却揭露,在我国的外国投资逐渐下降的当儿,人才外流已经突破100万大关,尤以华社最为严重。

我国人口只有2千700万人,100万人材流失无疑是一个警钟。

许多人都就如何减少人才流失与要吸引人才回流提出众多意见,笔者并不想在此熬诉。但是有一点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的是 - 成熟、积极与公平的环境才能让人才发挥所长, 吸引和留住人才。蛟龙不能浅水游,正是此意。而当在我们把人才外流归咎种种客观因素与政府政策的时候,似乎没有人注意到在朝华基政党是否懂得珍惜人才?

以砂州议会选举为例,人联党候选人平均年龄是60岁,与行动党的候选人平均年龄仅39岁有天渊之别。难道人联党内没有更年轻而又有能力的候选人吗?人联党遴选候选人的标准到底是依据能力、党龄或是党内的支持度?同样的把眼光放在半岛的马华。308大选的时候,除了蔡智勇以外,马华有多少名候选人的年龄是低于40岁?一方面,蔡细历在2009年党争出任总会长后,除了蔡智勇外,又有多少年轻人被委任掌握党内要职?目前蔡总会长的班底绝大多数都是过气、被前领导层所边缘化、或是一些重出江湖的政治人物。难道马华公会内都没有年轻人可以取代这些年长,甚至是退休年龄的政治人物吗?

在砂州选举后,蔡总会长更揶揄年轻人若要当选议员必须参加在野党。这是因为马华是个庞大的组织,凡事必须按部就班,不能一步登天。换句话说,马华党内有利益与党龄之分。年轻才干纵使再有本事,前面还是有很多党龄更资深的党员在前,本事并不代表一切。这与学术界所提倡的‘学无前后,达者为师’的理念南辕北辙。

这也难怪在马华天兵兼名嘴胡渐彪在雪兰莪八打灵北区国会议席上阵,因为并未获得当地马华区会支持,结果惨败1万5千张选票。相反地同样是辩论出身,却以天兵姿态空降雪州沙登国会议席的张念群却成功拿下马华的地头虫廖润强。而曾经一度被视为马华未来之星的前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黄乃志也因为在党争中‘靠错边’而已几乎被全面边缘化。

同样的,马华一直以来不断宣传其以年轻人为主的演讲训练班与文宣组,甚至扬言要成立网络军团来对抗网络上不利马华的言论。可惜除了网络上一些闹事的文棍以外,我们并没有机会见识这些人才的能力。

民政党虽然在人才栽培方面虽然走在马华与人联党之前,可惜所托非人。民政党年轻领袖所发表的文告让人哭笑不得,有些甚至还不成熟的以粗言与网友对骂,仍然有待磨练。作为政治人物,本来就应该持开放与谦虚地态度接受批评,同时实事求是的积极工作,而不是千方百计合理化自己的非理性行为。

总的来说,由于党内派系排挤、官职利益、党龄以及其他的种种客观因素等等的原因,在朝华基政党内的年轻才干并没有得到在野党年轻领袖般应有的发挥空间与环境。如果连华基政党都不能珍惜华社人才,那样我们要如何阻止更多的人才外流?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