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331956
關丹獨中開辦成功在即,董總所扮演的壓力集團角色,功不可沒。
雖然關丹華社數年前已出現開辦獨中的聲音,也曾向首相和政府呈交備忘錄,甚至舉辦大集會向政府反映意願,前前后后超過半年時間,卻未獲政府重視。直到董總署理主席鄒壽漢揭露“華教契約”后,只需短短3個星期時間,馬華與政府便宣佈同意在關丹開辦新獨中,效率高得讓人難以置信。與此同時,這起事件的很多疑點,仍然存在。
顛覆傳統作業程序
其中,鄒壽漢出示的教育部高級官員回函,也就是所謂的“典當契約”,是這起事件的關鍵。雖然馬華找來當年涉及的黨元老,詢問所謂的有關共同協定和妥協共識,奇怪的卻是馬華為何不要求當年簽發該文件的官員,出來回答有關疑問?
如有實情,這名官員的解釋,足以讓整起事件真相大白,水落石出。若查無此事,甚至可對有關官員採取紀律行動。
如今馬華上上下下堅持口頭政治協議與共識,比該封官方信函更重要。這種做法不僅顛覆了傳統以制度為準的作業程序,更有意無意地把華教政治化。
此例一開,從此白紙黑字不能作準,簽發文件的官員不必問責。那么校方、董事部以及華團,日后接獲官方文件時,是否應該認真對待?
在這起事件上,馬華原本可以以民間的強烈要求,利用此契機要求政府政府允許增建更多獨中,與制度化建設華咬,贏取更多華裔選民支持,卻因為馬華某些領導人的懦弱,及抱著與董總“對著干”的心態處理,導致錯失良機。民間要求政府制度化建設華教的路,恐怕更長更困難。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