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4 January 2009

馬大新任校長的挑戰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press.php?TASK=news&TYPE=FAM&NEWS=25BO0E7y0Wi4971Y0U4o19vE0u2s51Ou

作者 - 程嘉樂

剛出任馬大校長的高爾扎斯曼教授日前揚言,要讓馬大「重回」泰晤士全球大學排行榜前200名,穩健走向頂尖科研大學之路。其手段將會是通過招收著名教授和一流學生,以及鼓勵講師多做研究發表論文。

然而,這一項任務對於新任校長來說,是極其困難的事情。因為他所面對的不僅僅是高教部的期望,還有大學內外部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在面對馬大管理制度的挑戰。

這名曾在1995年出任馬大副校長的教授,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誓言要在兩年內讓馬大重回世界排名。「重回」世界排名,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是大學學術 人員發表的科研論文。然而,科研努力並非能在一朝一夕或是數月內取得成果的。再加上馬大大多科研人員鮮少進行基礎科研工作和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因此希望是渺茫的。今屆諾貝爾化學獎得獎人錢勇建,在他的領域進行研究長達22年後才獲得此榮譽。因此新任校長這番話看在其他學術人員的眼裡,幾乎是宣傳 多於實際工作。

能者居其職 遙不及夢想

在招收人才方面,成功的大學最主要是讓科研人員感受到學術自由和未來發展空間。高爾扎曼教授本身乃倫敦大學畢業生,應該知道馬大在這方面必須要先突破現有的種族框框,而且應該是根據有關候選人的研究成果等條件來作出正確的決定。

可惜的是,在本地大學陞遷制度裡,種族和政治傾向才是真正的升職標準。在本地大學,不少科系主任或是管理主任都擁有政黨背景。很多講師在馬大因為制度僵硬和政治操縱而感到懷才不遇,最終黯然離職。能者居其職,在本地大學師資陞遷制度裡仍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另外,根據科學工藝及創新部網站的訊息,在2006年和2007年,高教部科學研究撥款(eScience Fund)所資助的研究項目多達974和896項。但是馬大所獲得的項目僅僅103項和116項,佔其總數的10.6%和12.9%。相反的,位於士古來 的科技大學(UTM)在2007年獲得資助的項目卻是多達157項,占17.5%。馬大獲得資助的科研計劃主要來自生物科技研究和工程工業研究。

從這些數據可看到,馬大的科研能力相當薄弱。雖然科研項目的數目並不等於科研強度,但是卻可以看到馬大雖然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大學,馬大學術教職員 比其他大學還要多,但是學術人員的科研熱誠竟遠遠不及科技大學。前校長拉菲雅更曾經揭露有講師十年未發表任何論文。這主要是因為馬大教職員都是和其他公務 員一樣,承延政府機關的多種弊病。這些問題不僅是馬大獨有的,國內其他不少公立大學都面對同樣的問題,而這一些教職員的態度才是高爾扎曼教授尋求改革的最 大阻力。

因此,高爾扎曼教授如果要在馬大創造奇跡,就必須要從制衡教職員的心態下手。包括制定更好的教書科研評定制度,或甚至是把現有永久聘用制度轉為合約 制,希望籍此增加競爭力和提高教職員的表現。事實上,亞洲其中兩間頂尖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香港大學——都有類似的制度,每年評定各個學術人員表現。

馬大新任校長高爾扎曼教授是否能夠眾落實幫助馬大登上泰晤士全球大學排行榜,很大程度要看他如何改變馬大內的工作文化和陞遷制度,否則最後還是會功敗垂成,鎩羽而歸。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他如何扭轉乾坤!

No comments: